开一家药房能赚几万元

作者 | 挖数
报道 | 挖数
ID:washu66
连天猫都插上踹,看来这个金融行业也开始卷了。
挖数的爸爸是在医院药房工作的,小时候经常见他穿着白大褂在那切中药,那股浓浓的药香长大后始终忘不了。
因为打小就跟药产生联系,偶而走在路上也会留意身边的药房,最近我发现深圳的药房是越孔布龙多了,主要连锁店为主,光我住的不远处就有5、6间,著名的不著名的,偶而经过不少店都是门可罗雀,一进门营业员热情得不得了,拿个篮子始终跟你屁股后。
有一次去天河区那边走访调查,发现连天猫都插上踹,看来这个金融行业也开始卷了。
这两天翻上市药企的半年报,让我对开药房的利润率有了一些了解,比如说另一家药房龙头2020年销售额是145.8亿
这些总收入主要来自优腔:
当中零售业占了 94.4%,零售业就是他们开自营店买药,批发占3.3%,批发就是他们订货药然后买下非他们品牌的药房或转投店。
截至2020年底该药企在中国有 6020家店面,当中转投 315家。
把零售业部分的总收入乘以自营店面数(6020-315=5705),得到平均值每家自营店在2020年的营业总收入是 241万,乘以37.89%得到净总收入是 91万。
(37.89%首段半年报中有提到)
这里的净总收入要扣掉 仙令、营业员薪水、电话费,剩的才是利润率,半年报有提到总的营业面积,乘以店面数得出平均值一家店面积是 87平方米,以挖数家不远处为例,80多平方米的仙令要9000元三个月,一年是10.8万。
一般药房要配备2个营业员,当中一个必须是行医药学,行医药学在深圳的薪水是 6-8千三个月,大体估计人力成本三个月至少要1.5万,一年是 18万。
电话费算1000元/月,一年是1.2万,计入这些后一家自营药房一年到头挣的钱是 61万元(税后)。
但那是自营店,平凡人开药房一般是转投,转投的话会被总公司薅一大层羊毛,挖数联系了上述那家药企的人员,填写转投数据资料后始终没等到回复,估计是因为没行医药学资格,但通过半年报和网上数据资料也能大体估计转投店的总收入。
首先是利润率率,转投的利润率率会少于半年报里自营的37.89%,半年报里批发的利润率率是14.9%,公司总部送药给转投店也算批发,由于转投店订货药品的成本是如前所述公司总部的批发价,能推算出转投店的利润率率是 27%。
转投店利润率率=1-(1-37.89%)/(1-14.9%)
假设转投店运营出色达到自营店的平均值销售额241万,则净总收入是 241*27%= 65万,仙令、营业员薪水、电话费跟自营店那样,计入这些则剩 35万(税后)。
当然这里还有一些能抠一下,比如说去三、四线城市或县城开,仙令可能多于4000元/月,营业员薪水也能再减减,但小城市的人流量就没这么大了。
药房值得转投么
如前所述我考察这么多营生来看,一个金融行业从自营到开放转投,说明自营已经很难挖掘出太多利润率,性价比不高,或者说市场竞争很激烈,需要通过转投来迅速巩固他们的市场,因此对于平凡人来说,大部分转投都意味着天生桥。
对于药房,则是在选址上几乎找不到空间,该开的地方都开了,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那家药企,6020间店多于315间是转投,为了验证我跑了不远处几条街收集信息。
1、距离公交车站100米的交叉点
该交叉点四条道大概200米的路段共计8间药房,都是连锁店,当中一条道位置比较好,原因一个是住宅小区密集,包括一片经济适用房和一片老旧住宅小区(尺价20年以上,老人家多),另一个是路两边多于一边有商铺,市场竞争小。
数了下这条道,共计4间药房,离交叉点从近到远分别是 UESAC、蕨麻、参泰林和济和堂。
检视到的顾客人数 UESAC>蕨麻>参泰林=济和堂,走访调查时UESAC有8个客人,蕨麻5个,另外2个都是0。
另一家UESAC营生始终很好,每次经过都许多老人家在逛,对是逛,就跟逛大型超市那样!大部分人买药都是进去后问营业员有没这款药,营业员拿来买了就走,基本不会摇摇晃晃,另一家不那样,原因有2个,公益活动多以及会员制。
检视店门口,放了非常多日用品,纸巾、肥皂等,买药满几万元就送,那些逛药房的许多是为了凑金额(对老人家管用),有喇叭循环播公益活动说明,店里也挂了许多类似大型超市那种公益活动招牌,二维码注册会员还送10只口罩。
比较特别的是另一家店还有24小时买药窗口,另外3家都没有,疫情时半夜买退烧药要身份证,只能来这买。
除开公益活动比较多,另一家店离交叉点最近仙令最贵,24H售药意味着要请多一个愿意上夜班的营业员,这些都是额外的成本。
我又进去蕨麻,让营业员给我免费测一下尿酸。
营业员是个20多岁小伙,跟他聊开药房的事,没想到他特别健谈,跟我说转投的话前期投入50-70万,我问转投后每年需要交管理费么,他说公司不赚这个的,一般通过批发药品赚钱,我又问店里是不是一定要招个行医药学,他说也能不招,找挂靠一年给1-2万就能。
另一家店一共5个营业员,前面那家UESAC有7个,店营生好坏一般看营业员人数就知道。
查了下天猫,三诺的尿酸试纸平均值下来都要4.8元一条了,他们这样搞免费测试不会血亏么?正疑惑另一营业员拉住我,说你这尿酸严重超标,要买药吃了,随后拿出一盒药说100元40天的疗程,吓得我差点掏钱,还好忍住,好吧原来能通过贩卖焦虑把4.8元给赚回来。
(挖数了解过他们尿酸只是超标一点点,每天坚持多喝水就能减下来)
检视这些药房的摆设,基本都是进门一排是保健品,隔壁是中药柜,中间放西药,后排放生活用品和冷冻药,原因从半年报上也能发现,保健品和中药利润率率高。
又检视了下药品价格,以35ml的小儿布洛芬为例,UESAC会员价15.5,参泰林17,济和堂20,蕨麻没货,UESAC营生好的另一原因找到了。
我又跑去该交叉点另外一条道,那条道除了有2间药房,走到巷子里的城中村还有2间,真够卷的,不过巷子里那二间都多于1个营业员,灯光很暗估计为了省电,营生应该很差。
2、远离地铁的住宅小区
我心想地铁周边肯定卷了,但对于药房来说是不是常态?于是我跑去离地铁站2公里的一处住宅小区看看,没想到那样卷。
住宅小区很大有几个门,走了3个门,每个门口都有2间药房,而且距离很近
连恒大这种房地产企业也介入药房,这让平凡人怎么搞?一声叹息。
总结
卷指数:7分(满分10分,越高越卷)
感觉药房是个很卷的金融行业,一线城市基本每个犄角旮旯都开了,真的要搞只能去三、四线城市或县城(过几天去走访调查),开店前期投入高(50万以上),合规门槛高(药监局认证、行医药学等),回报不高(做的好一年30几万利润率,上文提到的那家UESAC估计翻倍,但非常难),除非他们就是行医药学,不然真的不建议去转投。
另外还没了解过期卖不掉的药怎么处理,这块可能都是不小的支出。
*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新芽立场。